测到靶点 再选择靶向治疗,靶点和靶标有什么区别
admin
2025-06-14
66次阅读
靶点,就是常说的基因突变状态,例如常见的EGFR突变,这类患者就可以选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治疗,这类药物是通过阻断肿瘤EGFR传导通路来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,反之没有EGFR突变,这类药物效果不大。
当然,其他基因还有更多,但是,因病情和经济条件而异可以不用检测,常见的这10项基因建议做下。
亚洲人,肺腺癌EGFR突变频率高。例如EGFR基因19、21突变,在患病的前提下,这两种基因突变可以说是最“幸运”的,有很成熟的一线靶向药:厄洛替尼(特罗凯)、埃克替尼(凯美纳)、吉非替尼(易瑞沙)。
EGFR基因20 T790M耐药突变,有三代EGFR-TKI靶向药泰瑞莎,单盒价格不菲,但有了慈善赠药政策。
以结直肠癌患者为例,通常会有表皮生长因子过度表达,抗表皮生长因子单抗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,阻断肿瘤信号通路抑制其增值,治疗效果明显。
如果,患者有KRAS基因突变,使用抗表皮生长因子单抗,没有太大治疗效果。所以,这样的病人一定要进行基因检测。
肿瘤早期,体积非常小的时候,细胞很少进入血液,此时用血液做基因检测,发现肿瘤细胞的几率是非常低的。
三期、四期的晚期肿瘤,已经出现了全身的转移。这种情况下,血液里发现肿瘤细胞的概率非常高,也能拿到肿瘤细胞和肿瘤DNA,此时用血液做基因检测就是可靠的。
检测肿瘤组织本身的基因突变,常用液体活检,就是用肿瘤分泌或脱落到血液里的基因进行检测,从而得到基因突变的信息。